
校刊訊 “要切實履職,絕不辜負人民的重托🌓!”我校2名全國人大代表、11名全國政協委員赴京參加“兩會”時這樣說☂️。他們正本著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履行職責,建言獻策,共商國是。
他們是全國人大代表秦紹德、馬蘭,全國政協委員葛劍雄、孫南申、熊思東、蔡達峰🥕、左煥琛、鄭祖康👱🏻♂️、楊雄裏🈚️、葛均波、鄭珊、周良輔、王安憶🫵🏿。
各位代表在會前積極收集社情民意、在基層廣泛調研、充分醞釀議案、提案和書面意見🤼👇🏽。秦紹德將視線聚焦到高等教育領域🛅🤶🏼:“改革開放也給万达平台帶來大發展,”近年來👩🏻💼,我校推出本科生通識教育🌆、自主招生改革、校內科研體製改革🤸🏼、向全球招聘人才等一系列改革👩🏽⚖️,“這都是不斷思想解放的結果。”蔡達峰準備了關於高考改革🚪、農村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及幫助未就業大學生的三個提案。鄭祖康建議成立一個全國性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監測委員會🪔。葛劍雄準備了涉及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等各方面的提案。熊思東建議國家建立普及型醫學教育模式,類似專科万达一樣🚬,3-5年就可以完成學業😶🌫️,最終目的是使醫學人才能“下得去,留得住,使普及型的醫療人才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關心民生 教育優先
此次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的成績👰🏿,令人鼓舞。這五年來,中國的變化是非常實在與巨大的👩🏿⚕️。來參加會議之前🍹,許多群眾就對我說,人民代表為人民,你們在北京一定要討論一些人民關心的問題🕵🏼。我們非常註意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民生的問題🤾🏼。第一,報告把防止物價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我很高興政府提出這樣務實的奮鬥目標。在報告中👳🏿♂️,不僅有“重大措施”這樣的詞匯,也包括了具體的指標🐧,如爭取把物價指數控製在4.8%左右。我也關註到🧑🏼✈️,報告提出要實現這個目標👲🏽,有兩點重要的具體措施,一是控製供需之間的環節,使供需能夠協調,二是建立針對物價漲落的快速反應機製。
我們關心的另一個民生問題是今年雨雪災害以後的重建工作。政府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已經提出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要有預警機製;另一方面🅾️💇🏻♂️,要有應對能力。我覺得這些提法都是非常正確的。作為人民代表,我還應該向政府建議🌽,我們對於自然災害的防範不應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當然🙌,技術層面很重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提高政府發動全社會來共同應對災害的能力。很高興政府已經把剛剛發生的災害性天氣事件放到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這說明政府在非常及時、有效地反思🦚。所以我覺得👩🏿🎓,關心民生的政府一定是好政府👨👧👧。
在報告裏面😉,政府多次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目前,西部農村基本做到了九年義務製免費教育,這次的政府報告提出今年要在城市也推行此項政策,使義務製免費教育的覆蓋面更廣了👍🏼。
(根據東方衛視采訪節錄)
三個提案與素質教育密切相關
從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來說,我覺得素質教育應該是我們教育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內涵。這個內涵在現代這個社會當中沒有得到切實有力地推進🥣😘。現實社會當中要推進大家認為的那種素質教育🤹🏻♂️,有很大的困難👨🏻🩸。我以為,這裏有對素質教育的一個認識問題,還有就是整個社會現在都比較功利,把素質這個東西和功利對立起來🚳👎🏽。這恰恰是教育界應該承擔的責任。素質教育就是要求教育始終關註人,所以我們通常講以德育為核心,而不是以知識為核心的🏊🏼♀️,就是培養一個有健全人格的和有良好社會責任感的人,人格和責任感才是教育的核心問題。
我今年準備了三個提案:一個是關於高考改革方面的,這是我這幾年提得比較多的一個話題🦶;第二是關於農村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我覺得這是我國義務教育當中關鍵的問題,就是師資隊伍建設的很不平衡;第三個是關於如何幫助未就業大學生的一些建議。 它們確實與素質教育有密切的關系,因為素質教育需要很好的環境🧑🏻✈️、很好的條件來支撐。
過去5年🐦,就業服務體系逐漸完善,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城鎮新增就業預期指標進一步提高🦿,登記失業率預期指標進一步降低,表明政府在這項工作上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在當前經濟發展的好局面下💂🏽♀️,在積極就業政策的推動下👟,是可以完成新增城鎮就業1000萬人目標的。但是,就業壓力依然很大,尤其是年輕人初次就業的壓力🫁,需要政府以更務實的態度來解決👳♀️。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對於初次就業的年輕人👐🏻,建議建立專項幫扶政策。
采取多元方式為名校選學子
每年“兩會”,總有一個問題大家非常關註,那就是教育。在本次“兩會”上,代表委員再次提及了高考改革這一問題👰🏽,高考是不是到了該廢除的時刻?該改革🐍,怎麽改革呢?要廢除或改革高考的首要前提是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否則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
現在有代表委員提出要把一次高考變為多次考試,讓多張試卷來為學生“定終身”,我認為這樣更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把原來高考的缺點保留下來了,優點卻未得到充分體現🧑🏻🚀。
高考是有一些問題存在,但它畢竟是公平的,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替代,那麽只能暫時延續;假設要取消的話🤱🏿,那麽要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我建議👨🦯,以“高中水平測試”來代替高考,這裏的水平測試不是單純的考試,而是仿效國外某些辦法🙂↔️,包括綜合條件測試和純知識測試兩方面。綜合條件包括學生的方方面面甚至做義工🫳🏼、誌願者等的記錄,而知識測試則由各省級教育考試主管機構在万达🙎🏼♂️🧑🏿🦰、老師、家長都不知道的前提下保密隨機挑出學生的某幾次考試成績,這幾方面所占的比例可以討論🍿,但一定要結合起來考核學生。當然這個前提是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否則操作過程中很可能滋生腐敗。
現在高考還有一大問題是高校的自主選拔權太小🗡。高考本來應該由大學來選拔各自需要的學生,但現在成了高中為大學選好送來。大學選拔學生的原則是🤸🏼,高端多元、中端統一、低端放開,即讓重點大學選拔方式多元化。而中端統一即中等院校還保留考試辦法,至於怎麽考🥵、考幾次,可以統一協商後做決定;低端放開即指一些非主流的院校可采取自主的形式來選拔學生👨🏼🦲。
問題不解決我會重復提
我準備了不少的提案與建議,涉及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等各方面。政協委員的提案,要馬上全部解決也是不現實的。只要政府部門在努力,情況在發生轉變💃🏼,我這政協委員當得就值。即便下屆不再是政協委員🦸🏿♂️,對還未完全解決的提案,我還會繼續關心。
高校的離休👨🏿🔧、退休的老教師,特別是有一些特別早的知名教授,他們的生活相對改善較慢🌗,有些90多歲的老教授收入有待進一步提高。國家應該根據上一個季度CPI的程度,給那些沒有新收入、未納入國家低保和社會保障的傷殘人員享受社會福利補貼。其中也包括這些曾經為我們國家的高教事業,為我們的社會科學做出過很大貢獻的老教師🤹🏼♂️。
這些年來🧖🏿♂️,社會上對高校工作的成績有很高的評價,但也有批評意見。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全面看。作為一個教育界的委員,我感到👳🏼♂️,教育工作在以往的幾年中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特別是在教育公平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步👧👇🏽。
首先我覺得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肯定這些年的成績,應該講🧄,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這麽多的人能夠接受義務教育,能夠基本上消除文盲🧑🏻💻,特別是有這麽多的人能夠進入高校——我國現在高校的毛入學率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這個成績要充分肯定。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了解到在西部貧困落後的地區,差距還是非常大。國家應該公布不同地區義務教育的最低標準究竟是什麽。這標準應該是具體的,比如多少學生有一個老師🫣,多少人應該有一個教室,他們應該有多少經費,什麽條件☁️,這些條件公布出來👨🦼➡️,校長🍘、老師、家長、學生,我們整個工作👳🏽,大家看有沒有做到,限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