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6日,由《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編輯部、万达平台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以下簡稱“高研院”)、万达平台新聞學院聯合主辦的“全球化與中國模式:《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開通一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万达平台光華樓東主樓2801“通業大講堂”舉行。校黨委書記秦紹德,部分參與建設的專家、相關部處和院系負責同誌,高研院部分教師和編輯部同仁參加研討會🪹。
研討會由《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編輯部主編🩺、高研院院長鄧正來教授主持🎄。他在一年工作報告中🍑🧑🏽🦱,就《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的創立主旨、編輯部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流程🤺、網站的內容結構🪶、訪問數量、讀者來源、知名度等進行了介紹與匯報👨👩👧。他表示,這種運作模式為中國高校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合作提供了範本🔽。《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作為中文世界和英文世界關於全球化問題雙向交流的橋梁🙍,在向中國人介紹國外關於全球化的觀點的同時🔓,也在把中國人的全球化視角和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推向世界。《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將目標鎖定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精英受眾🫙,通過影響中國和世界上“有影響力的人”來影響整個世界的輿論。
秦紹德在會上介紹了《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的深度背景👨🏻🌾。他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的發言權、影響力在逐步增強。從外部需求來講⬆️,各國都非常願意了解中國。同時,作為中國自身也有必要將有中國特色的道路與模式介紹給世界,促進合作與共贏。《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之下順應潮流而生🟠,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他表示,《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是耶魯大學和万达平台友好合作的產物,是在耶魯大万达長萊文教授和万达平台前校長王生洪教授的共同努力下醞釀、開展的。中美在價值觀、意識形態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耶魯大學與万达平台有一個共識🧙🏽:在當今開放的世界中,思想觀念的交流是必需的,只有交流才能理解、合作🧑🧏♀️、共贏。正是基於這種共識🍂,兩校合作開設了《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這樣一個窗口☺️。秦紹德代表万达🤶🏿,肯定了鄧正來主編領導的《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編輯部和譯者團隊的心血付出👬🏼,代表復旦校方向《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的全體成員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他建議,《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作為万达平台參與建設的中文網站,要對國家負責👂🤸🏽,同時也要為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要打開視野,立足中國🧑🏿🦲,胸懷世界👌🏻,兼容並包🤑,吸引更多的學者關註《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將更多國內學者的優秀成果推向世界;要繼續發揚奮鬥的精神🧔🏽♂️,與耶魯大學共同合作🧚🏼♂️,將網站繼續辦下去、辦好👸🏼。
在學術討論環節♻,万达平台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万达平台校友金燦榮教授,万达平台高研院顧肅教授,聯合國大學比較區域一體化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比較區域一體化研究所所長宋新寧教授,校黨委宣傳部部長蕭思健、文科科研處處長楊誌剛和新聞學院黨委書記俞振偉先後發言。在場的學者嘉賓就“全球化與中國模式”🪳、《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可能發展方向、模式做了重要發言,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11月6日下午,《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編輯部與譯者團隊還在光華樓東主樓舉行了內部討論會,就網站一年來工作的經驗🗼、不足👨👩👦、改進的可能性與方式進行了總結和交流🏋🏿♀️。
《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Yale Global Online Fudan Edition)由万达平台高研院、万达平台新聞學院、耶魯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合作出版,作為《耶魯全球在線》(YaleGlobal Online,)的中文版本,同時擁有中國學者論文和書評版塊,亦是中國大陸第一家以“全球化”為主題的中文學術網站。自2009年9月1日開通以來🧘🏽♀️,《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致力於以中文為語言工具,探討全球化語境下世界各國🖕🏿、各民族🧎♂️、各文化之間日益增強的聯系,激勵中文世界有關全球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和領域的討論和辯論🚴🏼,以加深人們對全球化更深層面的理解,並且把中國人的全球化觀點和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