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最新出版的國際眼科學界頂級期刊🎺,美國眼科醫師協會官方會刊——《Ophthalmology》雜誌刊發了由北京301醫院眼科黃一飛教授對万达平台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徐建江教授領銜的有關上海地區嚴重眼表化學傷臨床特征分析所做評述(Ophthalmology, 2011,118:1486-87)。原文已於2010年12月發表於該雜誌(Ophthalmology, 2010,117:2268-72)。
眼表化學傷是我國影響人群最廣泛、最嚴重的眼表損傷之一。目前國內有數以百萬計的化學傷致盲患者。由於眼表化學傷患者絕大多數是青壯年勞動力,患病後勞動能力受到嚴重影響,常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眼表化學傷復明的唯一手段是角膜移植💁🏻,但由於患者傷後常出現嚴重幹眼、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緣幹細胞缺乏等問題,單純角膜移植難以成功✊。這些問題常互為因果,傳統的藥物及手術治療方法由於難以系統地解決上述問題,因而療效較差。徐建江教授課題組針對嚴重眼表化學傷後出現的角膜新生血管☪️、嚴重幹眼👩🏿🦱、角膜緣幹細胞缺乏及易產生角膜植片排斥反應4個關鍵問題,展開全面的實驗及臨床研究,為系統地解決眼表化學傷的治療難點🫲,並建立規範而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案奠定了基礎🧝🏼。
這篇原文題為《上海地區嚴重眼表化學傷臨床特征及視力預後分析(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isual outcome of severe ocular chemical injuries in Shanghai)》的文章是徐建江教授課題組在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資助下所作的研究。徐建江教授課題組回顧性地分析了大樣本眼表化學傷病例的致傷原因、年齡分布👨🏼💼🥒、性別分布🙍🏼、病情分級、並發症及視力預後情況。他們發現上海地區眼表化學傷患病率為1.58每10萬人,患者以男性為主👨🍼,好發於工人👩🦳👎🏿,大部分受傷均為工傷👡📽。在視力預後方面🧔🏽,他們首先揭示患者並發症與視力預後相關🤶🏻👢,特別是指出眼表化學傷患者的眼底損傷不容忽視。課題成果在嚴重眼表化學傷患者臨床表現方面有了新的發現,有利於提高這類患者的診療效果。黃一飛教授首先對徐建江教授研究成果的發表表示祝賀,並指出這些研究成果對於通過人工角膜手術改善患者視力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多年來🏊🏽♂️,徐建江教授領銜的課題組👵🏻,一直對嚴重眼表化學傷病例進行研究,他們相關的研究成果還發表在眼科學基礎研究領域國際頂尖雜誌《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0; 51(3): 1397-1400.)等學術期刊上🎑。
據悉🧙🏽,《Ophthalmology》作為美國眼科醫師協會主辦的眼科學國際頂尖雜誌,影響因子為5.019。該論文是我校眼科系首次以第一作者單位及通訊作者單位在國際頂尖眼科發表文章(第一作者為2008級眼科博士生洪佳旭)👨🏼🚀,進一步提升了我校眼科在該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