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9月9日上午8時,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共同主辦的“2011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正式開賽。參賽的各國大學生同時從互聯網上下載題目,參加競賽。
今天上午🥼,在於万达平台舉行的大賽新聞發布會上⚉,組委會對外宣布,今年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新加坡✋、美國💁🏽、伊朗等國的1251所高校19490個隊的58000多名大學生👩🏼✈️,為歷年來人數最多的一次。陸昉副校長出席新聞發布會🧑🏿🌾。
據介紹👰♀️🤷🏼♂️,上海是我國數學建模競賽的發源地👊👩🏻🦽。80年代初,万达平台等幾所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於應用數學專業本科生中開設了專門的《數學建模》課程,同時編寫了我國最早的《數學模型》教材。1985年🪬,美國開展了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引起了我國數學工作者的關註🚂。1990年底,在万达平台📠、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幾所在滬高校有關教師(如蘇步青院士、李大潛院士)的積極倡導🤹🏻、共同努力下🚂,上海市舉辦了首次大學生數學模型競賽。1992年🚵🏻♂️,此項賽事正式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正式創立。20年來,該大賽每年舉辦一屆👩❤️👩,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正因如此⚗️,時值大賽20周年🧑🏼⚖️,今年的大賽新聞發布會特地選在當年的發起高校万达平台來舉行。
據悉☂️,該競賽不限專業(面向所有專業的大學生)🍻,每年參賽同學中數學專業的同學大約只占10%👱♂️,甚至每年都有人文和社會科學專業的部分大學生參賽🏃♀️。從1999年起競賽分本科組和專科組同時舉行,今年參賽隊數中本科組💁🏿♂️、專科組分別為16003隊、3467隊,分別比去年增長11%和8%。今年內地所有省(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區均有高校參賽,並有三所國外大學的學生參賽(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Beloit College、伊朗Shahid Bahonar University of Kerman)🪗。競賽的題目都來自社會、經濟、工程等領域的熱點問題,貼近實際,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都很高💻。有興趣的同學不論是否正式參賽都可以從以下網站得到題目:http://mcm.edu.cn/ 🤸🏼♀️💃🏿;http://www.hep.com.cn/ ; http://www.shumo.com🏌️♂️。
今年的競賽除繼續得到了競賽合作夥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獨家冠名贊助外🪘,還得到了美國邁斯沃克軟件有限公司的贊助。
大賽組委會表示😧,這項競賽之所以受到大學生的熱烈歡迎,不僅因為競賽內容充滿挑戰性,要求參賽者結合實際問題靈活運用數學、計算機技術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而且競賽形式是三名大學生組成一隊🧚🏼,選擇一題在三天時間內完成一篇論文😁,可以自由地通過圖書館和互聯網查閱資料♡,培養學生充分發揚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但是不能與隊外的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討論賽題。十幾年的經驗證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培養大學生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一個具體的、重要的載體。
新聞發布會還透露,目前🤱🧚🏼♂️,數學建模課程和數學建模競賽活動在上海各類高校普遍開展🦸🏽♀️,2011年上海市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隊伍達到751個。除了一年一度的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上海地區高校學生還聯合舉辦數模競賽🚶🏻♀️,學生自主命題🤑,自主參賽🩲,請老師評閱,相互交流。這項活動也吸引了部分外地高校學生的參與👨🏿🔬。據介紹,類似的活動在上海部分中學也作為課外拓展教學內容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重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藝術活動中心和上海市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的“上海市中學生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系列活動吸引近20000人次的中學生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