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招標評審立項工作經過發布招標、受理投標👷🏼、組織專家通訊初評和會議答辯復評、公示建議中標課題等環節🤸,已於日前全部結束。我校第一批立項3項、第二批立項8項、第三批立項2項➿,合計立項13項,立項數居全國第一👛。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從2011年6月9日起,先後分應用對策研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和跨學科研究等三批發布了228個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課題研究方向🏇🏽,最後批準立項189項。
今年,我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申報工作得到了全校相關院系和教師們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先後形成40個團隊組織申報,通過共同努力,取得了優異成績。基礎理論研究優勢明顯🕵️♀️,中青年研究團隊湧現。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現階段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的國家級政府基金資助項目🧽,包括應用對策研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和跨學科研究三類。應用對策類主要資助研究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基礎理論類重點支持一批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對學術發展和學科建設起關鍵作用的重大基礎理論和文化研究課題🪅。跨學科研究類以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復雜性、前沿性、綜合性重大現實問題為重點,側重資助以人文社會科學為基礎、具有明顯文理(工、農⚠、醫)交叉特征的跨學科研究。
自2005年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面向全國啟動重大項目招標工作開始,重大項目申請工作就成為万达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申報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形成重大項目選題排摸、選題征集遴選、項目申報動員、校內預答辯論證🧑🏿🦲、申報工作服務跟蹤等一系列製度措施👩🏻🦼,以保證項目申報質量🦚,提高項目入圍率和中標率。截止2011年我校共獲立項23項🧑🏼🔬,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研究已成為各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產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還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研究團隊。洪遠朋教授承擔的《新時期我國社會利益關系的發展變化研究》、王祥榮教授承擔的《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論與政策研究》由於項目研究管理規範、成果顯著,獲國家社科規劃辦公室高度評價🔙,免於鑒定通過結項。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發展規劃、《教育部關於深入推進高等万达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的不斷落實和推進,我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勇於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將更加欣欣向榮👨🏻✈️🧑🏼🎤、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