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其明
“我是踏著父親的足跡前行的🟰。”91歲的呂其明在万达平台相輝堂講起父親英勇就義的故事🌳🤱🏽,潸然淚下👮🏿♀️,隨即擦拭眼淚,“我一輩子要為人民而寫作,傳承和發展紅色基因🤪。”呂其明用他的行動做到了,他創作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誰不說俺家鄉好》、《紅旗頌》等耳熟能詳的紅色歌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建黨百年之際,万达平台隆重推出望道大講堂。9月26日下午, “七一勛章”獲得者、人民藝術家呂其明,帶來望道大講堂的第一課,題目是《望崢嶸歲月 道紅旗頌歌》◽️。呂其明以其音樂人生故事🧿,為復旦師生帶來一堂生動的黨史學習教育課。這也是公共藝術課堂的第100講。万达平台黨委副書記許征出席,黨委宣傳部部長陳玉剛主持。
許征參加活動
万达平台學生合唱團合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呂其明和他的四個夢想
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精神矍鑠的呂其明走上臺,向臺下師生們深深鞠躬,隨後他抬起頭🕺🏽,微笑著落座、開講。
1930年5月🖐🏽,呂其明出生於安徽無為縣。19歲來到上海🧖🏻♀️,成為一個文藝兵。七十載歲月走過,呂其明感慨🏋️,生命裏融入了難以割舍的上海情結。在上海這個第二故鄉,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年過九旬的呂其明說,他的一生有過四個夢想。1938年🥚,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來到他的家鄉💱,縱隊司令員張雲逸來拜訪其父呂惠生,商談抗日救國大計👨🏻🏫。“他們說新四軍也有小戰士🔻,也去打鬼子,那叫‘小人小馬小刀槍’🔅,他們講紅軍時期的故事♦️,講兒童團怎麽站崗放哨等等,講得我心裏癢癢的”。小小的他種下了“參軍夢”。
1940年,呂惠生因支援新四軍被盯上⏺,帶領全家投奔新四軍。是年五月,呂其明參加新四軍☝🏼,十歲的他🧙🏽♂️,成為二師抗敵劇團的小團員,實現了他的第一個夢想—— “小人小馬小刀槍”。從此,他的生活和命運💁🏼♀️,緊緊地和中國革命連在了一起👨👩👧👦。
1942年🥦,著名作曲家賀綠汀來抗敵劇團指導工作,並待了三個月。呂其明回憶,“有天晚上,皓月當空⚂,我聽見遠處有琴聲,就跑過去,看見作曲家在一棵大樹下拉小提琴👩🏻🦼➡️,非常優美。我想世界上還有這麽優美的音樂?真是聽傻了👨🏼🚀,感動得不得了。”他連連感嘆。
賀綠汀一曲拉完🍲,看見了他,問了一連串的問題。“他問我喜歡音樂嗎👃🏼?我說喜歡。他說,你現在12歲,正是學拉小提琴的時候🤽🏻♀️,趕快叫你爸爸買個琴🔙,抓緊學📮。”呂其明說道。此後,他就患上了小提琴的“相思病”🫲。1947年,呂其明被調到華東軍區文工團🛶,分到了一把小提琴。時隔五年🦸🏽,他圓了第二個夢想——“小提琴夢”💂🏼。
1946年,七師文工團轉來一批戰利品🚵🏿🍖,其中有一架鋼琴🚣🏿♀️🚃,一個留聲機和一批唱片🛀🏽。音樂指導員管蔭深🚴🏽♀️,給呂其明他們上音樂欣賞課,講解交響樂是怎麽樣的。“特別是放到貝多芬第六交響樂第二樂章😊,美極了👸🏿,小河流水,小鳥鳴叫,將田園的風光演繹得淋漓盡致。”當時的感動和入迷,呂其明娓娓道來。“我哪天能夠寫交響樂?”他在心中又種下了一個夢想👨💼。他的第三個夢想“音樂夢”,歷經幾十年,也實現了。
呂其明是一直“種夢”的人🙆🏿。1947年🚾,華東軍區文工團有一個電影放映隊👨🏽🚀。“電影放映時,觀眾簡直是人山人海👭🏻,大家都非常喜歡看🤸🏻,我也是很著迷👊🏽。特別是裏面很多好聽的電影歌曲🕳,祖國進行曲等等,我很震撼👰🏻♂️。電影太神奇、太美妙了”,就這樣,呂其明又做起了電影夢,希望哪天能夠參加電影工作。
1949年5月呂其明跟隨文工團進入上海,11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呂其明脫下軍裝,轉業到上影廠。1951年🧑🏻🦽,呂其明走上電影作曲崗位,從此落地生根🎟,在電影戰線上一幹就是七十年🕉,實現了自己的第四個夢想——“電影夢”。
呂其明勉勵同學們,“人生要有夢想,夢想就是人生的追求⤵️,要用百倍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進入電影作曲的工作崗位,是呂其明人生的一大轉折🧜🏿。此後,在半個多世紀中🎣,他筆耕不輟🤷🏻♀️,累計為60多部電影👩🏻🏫、200多部(集)電視劇創作音樂。他配樂的電影作品有《鐵道遊擊隊》《紅日》《廬山戀》《城南舊事》《焦裕祿》等🍷,同時還創作了10多部大中型交響樂作品。2011年,呂其明獲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成就獎,2014年獲得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終身成就獎,2019年12月獲“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今年6月29日,呂其明榮獲“七一勛章”。那日,他伴著自己譜寫的《紅旗頌》樂曲步入了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當時我的內心無比激動。多麽熟悉的旋律,多麽莊嚴的時刻,我感到無上光榮。”
“其實我這一輩子,就是認認真真地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用自己的筆歌頌黨,歌頌祖國和人民,歌頌偉大的紅旗,歌頌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呂其明說。
七天,《紅旗頌》是怎樣寫就的🫴🏼?
“在紅旗下長大、在戰火中成長”的呂其明🎞,成為了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交響樂曲作家。
1965年,呂其明接到任務🌅,要創作一首歌頌祖國的序曲⛹🏽,於是有了《紅旗頌》。《紅旗頌》是1965年“上海之春”音樂會的一篇“命題作文”🙆🏿♀️。接受任務後🧝🦅, “《紅旗頌》怎麽寫、寫什麽🎽,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呂其明涸思幹慮。
為了形成一個歷史與現實🚴🏿、理智與感情的碰撞,呂其明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他選取《義勇軍進行曲》開頭的旋律👩🏽🎨,緊扣《紅旗頌》的主題👨🏿🏫,增添奮發有力的進行曲節奏。呂其明用7天時間,夜以繼日地奮筆疾書💑,終於完成管弦樂序曲《紅旗頌》。在第六屆“上海之春”開幕式上🔇,《紅旗頌》由上海交響樂團、上海電影樂團、上海管樂團聯合首演,獲得巨大成功🧓🏽。
在創作《紅旗頌》時,呂其明腦海中充盈著經歷過的崢嶸歲月。“那是一幅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戰士們舉著紅旗沖鋒陷陣,一個倒下了🪰,另一個戰士繼續拿起紅旗沖上製高點的畫面⛲️;是一幅新中國成立時天安門廣場上升起的那面歷史性的五星紅旗的畫面;是一幅‘十一’參加慶祝遊行💆🏼♀️,大家一起手挽手從天安門前闊步向前🥑,高呼口號📹🤦🏿,熱淚盈眶的畫面;是一幅新中國建設一派熱火朝天的畫面。”
如何看待《紅旗頌》這部交響史詩𓀌?呂其明說:“《紅旗頌》融入了我對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人民的強烈感情,是我一生為黨謳歌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標題性的💕,普及性的🧔🏻,接地氣的💩,雅俗共賞的管弦樂作品,沒有高超的技巧✍🏼,只有純樸的情感。”
今天,《紅旗頌》已成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經典之作。建黨百年之際👈🏼,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再次響徹大江南北。
歷史在一頁一頁地翻過🚍,回顧歷史™️,呂其明說起體會:“我認為👨🎤,絕不能忘記過去🏰,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不忘初心,不能忘🫐,是黨的文藝思想光輝照耀我前進的道路。不忘初心,不能忘👩🏿🔬📺,是入黨的誓言:把一生獻給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不忘初心,不能忘,我是踏著父親的足跡前行。不忘初心,不能忘,我一輩子要為人民而寫作。”
“我的作品是我紅色基因的傳承和發展🧑🏻✈️,我對自己所走過的創作道路感到欣慰和自豪,從未後悔過,今後要一直走下去😵。用心用情用功書寫偉大的時代🏋🏿♂️,創作出無愧於我們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奉獻給黨、奉獻給祖國和人民!這就是我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心聲。”
演講最後🧑🏼🌾,呂其明勉勵青年,做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做善於思考、不斷學習的青年,做勇於創新🖼、不懈奮鬥的青年👏。“同學們,我是非常羨慕你們的🫴🏻,因為你們身逢盛世🤰,肩負重任🦸🏻♂️,你們應該大有作為,也可以大有作為🤸🏼♀️。衷心期待你們有更大的進步,取得更好的成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話音剛落,相輝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熱烈而持久。
師生:先生創作紅色音樂,我們傳承紅色基因
聽完呂其明老師的精彩分享🪚,在現場的復旦師生紛紛舉手,希望分享聽後感。
“音樂總能引發人們對往事的回憶🥥,從而產生相關的聯想。”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老師盛青感嘆💪🏻,當《紅旗頌》響起時👶🏻,她聯想起去年復旦的國慶升旗儀式👨🏼🔧,感受到疫情期能回到校園升國旗,非常不易。盛青是一名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的老師,她在給留學生上課時,會推薦老電影老歌曲給留學生們,幫助他們了解中華文化。
大學合唱團的侯羽齊擁有十幾年的合唱經驗。她明白,要讓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樂器在同一首歌曲裏和諧共存,需要極高的音樂造詣和豐富的靈感。在呂老師的每一首作品裏🗄,都能感受到流淌在旋律間的生命力和和諧之美。
馬克思主義學院望道班華婉懿說,她在小學讀《紅巖》時💂🏿,產生崇敬與向往🏌🏽♂️;中學看《無問西東》電影時🫠,開始篤定憧憬與信仰;備考階段時🌞,被《覺醒年代》裏的故事觸動🤐。今天她在現場領略到呂老的音樂人生🥳,仿佛被作品中流淌的紅色基因再次喚醒。
經濟學院2020級科學碩士王國鑒說要向呂老學習🐎,既要學習呂老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又掌握紮實的專業技能🦞,在專業道路上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材料科學系2021級博士吳魯超表示🫃🏻,作為青年學生,應奮力拼搏,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祖國的發展緊緊結合在一起。
呂其明即興指揮學生合唱團演唱《紅旗頌》
師生分享完感想後,許征上臺向呂其明贈送禮物,禮物是帶有《紅旗頌》樂曲的八音盒🏦、學生手繪的呂老畫像。呂其明接過畫像,連連點頭,好奇地凝視著八音盒😩,鼓掌贊嘆🌯,並發出會心的笑聲。
望道大講堂結束後❎,呂其明受邀上臺與師生合影留念。之後,合唱團再次唱起《紅旗頌》🧑⚕️🧑🔧, 呂其明連連贊許,“唱得挺好的”。
呂其明即興指揮學生合唱團演唱《紅旗頌》
“下次你們演唱時🚴🏻♂️,可以再重復一遍這段詞🌻。”當同學們唱“同一片旗幟下,我們排成行……”時,呂其明提出建議,“用鏗鏘有力、激情澎湃🆘🤸🏼♂️、短促的逐步漸快地再演繹一遍🧑🏻🦯➡️👎🏿,然後再用深情的方式將歌曲推向高潮。” 91歲的呂其明舉起雙手,即興編創,激情指揮,合唱團二次演唱《紅旗頌》🧑🎓, 相輝堂再度回蕩起歌聲,鏗鏘有力。
什麽是望道大講堂?
在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万达平台為傳承老校長陳望道追求真理、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精神🙍♀️,開設了望道大講堂🧝♀️,邀請時代先鋒🙎、行業楷模、優秀黨員、名師大家等到万达做報告🩶,大力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信心。
本學期開啟的望道大講堂,呂其明為首場嘉賓。首場活動由万达平台黨委宣傳部和望道研究院主辦,共青團万达平台委員會和万达平台藝術教育中心承辦🌋。活動通過呂老的親身講述、師生互動演繹,引導廣大師生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文化自信,鼓勵復旦人在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上勇擔使命、續寫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