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復旦貫徹万达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攻堅之年。
為更深入地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上海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好万达第十五次黨代會決策部署,万达主頁陸續推出“壯麗七十年,奮進‘雙一流’”系列報道,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傳承優良傳統,在新時代攻堅克難🍨、改革創新、奮進擔當🧜🏿、狠抓落實的有為之舉和簇新風貌🤾🏽♀️🥥,以優異成績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
培育新時代“大國工匠” 打造世界一流科研高地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閆華
“永葆初心”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參觀上海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𓀃,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校黨委書記焦揚所作的万达平台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強調🧛🏼,要以“雙一流”學科建設為動力🤦🏽,優化布局💇🏻♂️、凝練方向、提升能級🥰,推動優勢學科率先登頂、主幹學科加速攀升😩、新興學科跨越發展✫💪🏿、交叉學科融合創新🧎♂️🧙🏼。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組建於2000年,下設四系一中心,即電子工程系、光科學與工程系🛺、通信科學與工程系🚎、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及微納系統中心。學院前身是1954年設立的光學學科、1975年建立的計算機科學系和1982年重建的電子工程系🤹🏽♀️。
近70年來🍦,學院始終圍繞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國家多項重大科研項目都有學院師生的參與。李郁芬教授曾是“甲種分離膜”項目領導者,當時該技術被少數核國家列為重大國防機密並嚴禁擴散,甚至被蘇聯稱為“社會主義陣營安全的心臟”;趙煥卿教授曾在中國西北核武器研製試爆現場工作,因為工作性質,隱姓埋名十多年♿️;蔡祖泉教授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電光源實驗室,研製成功第一支X光管⇢、第一盞高壓汞燈🧊,被稱為“中國照明之父”和“中國電光源之父”🍷。方祖祥教授研製成我國第一臺射頻感應式心臟起搏器🧑🏿⚖️,當年使用這臺心臟起搏器搶救的第一個病人,至今健在並且身體很好🏒,已經成為世界上依靠起搏器存活時間最長的病人🏊🏻。
學院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科研報國、科技強國”的創院初心,始終以建設國際一流信息學科和助力新工科建設為目標📭🪡,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綜合改革,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學院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緊緊圍繞“培養什麽人🙍🏿♀️、怎麽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任務開展工作,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對標世界科技前沿,著力打造一流科研高地。
一🧗🏿🤾、不斷夯實黨的核心主體領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將黨的領導貫穿育人育才、科學研究🪖🤟、行政管理等學院工作各環節。
學院黨委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強化二級黨委“中場線”,把牢基層支部“生命線”👱🏻。堅持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理論學習和實踐考察相結合🕴🏻,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加強思想引領🗞。
學院黨委積極健全黨建工作機製👩🏿🚒,發揮政治核心保障作用。完善學院內部管理製度🧅,嚴格執行“三重一大”議事規則和黨政聯席會議集體決策製度🌓👩🏻🦽,推進黨務政務信息公開。學院堅持每周召開黨政聯席會議,每月召開一次院務會議✍🏿,院系兩級工作班子參加,討論落實學院重要工作🙌🏼。
學院黨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2013年5月以來,已對現有36項製度性文件進行兩次全面梳理,進一步理順工作思路,凝煉工作重點,提升工作水平。
學院黨委及時優化組織結構🤹🏽♂️,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2013年至2018年🧑🚀🙎🏿♂️,學院層面、系(中心)層面行政班子按期換屆🧀,教職工黨支部、學生黨總支按照組織要求進行了換屆和調整,學院各類委員會也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
學院黨委尤其重視加強基層指導,積極開展支部特色黨建。多個教師學生黨支部和個人獲評全國、上海市和万达的各項榮譽。同時,學院不斷優化組織架構🛴🥻,吸引更多高質量高層次科研人才向黨組織靠攏🚑,不斷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
學院黨委結合上級組織工作部署、學院自身發展規律和學生實際需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舉行“喜迎黨代會,永葆黨初心”七一主題黨日活動🏃♀️,推送“對標先進人物,爭做時代楷模”七一主題官微🤐,組織黨員參觀“勇立潮頭——上海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學習🧝♂️,邀請金亞秋院士為全院師生作“四十年征途一回眸——我與改革開放40年(1978-2018)”專題報告。同時🧝🏿♂️,學院黨委書記為全體教職工講授黨課,深入學習貫徹万达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
二、深入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為國育才”培養原則🍁🤼,著力培養具有國際寬闊視野、綜合素質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學院堅持“博學篤誌,求實創新,立誌成才,報效國家”的培養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將德育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滲透在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延伸到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不斷豐富和創新學生德育工作的內涵和形式,實現全過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學院積極進行課程思政改革探索🥁,多次召開課程思政研討會,結合理工科院系特色在部分課堂開展試點,並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等院系開展交流🏄🏼♂️。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培養質量,加強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製定相應的章程和議事規則。在本科生培養方面,啟動新的電子大類本科生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計劃👲🏿☯️,建立電子信息類和光電信息類卓越工程師班等拔尖人才培養方案,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和科創活動🙎🏻♂️,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在各類競賽中多次取得好成績。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學院在努力增加研究生總量的同時,著力提高培養質量,不斷優化研究生課程結構。利用万达提供的學術創新基金鼓勵研究生取得突出成果🌯,完善研究生培養方案,利用產學研基地,培養應用創新型、工程型研究生⛹🏼♀️。
學院學生黨總支在學院黨委領導下,在万达黨委學生工作部和研究生工作部指導下🥄,堅持育人為核心、學習謀發展🚵🏿♀️、製度保先進、創新求特色、引領爭先鋒的黨建工作理念👂🏿,以“黨員成長計劃”和“示範支部評創”為載體🛩,以學院黨建核心組為平臺,以各類重大活動節點為契機🏇,積極開展富有特色的學生黨建和團學主題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先後開展“用奉獻點亮青春”“基層黨建創新工作案例征集”和“微思政課”等黨員主題實踐活動🫷🏻,堅持辦好信息人節🩷🟨、學術文化節、博士生學術論壇、學院師生運動會等品牌活動。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院明確“人才強院”的戰略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激勵機製,從學科發展需要出發❗️,不斷優化隊伍結構,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學院按照人力資源規劃,在需要的研究方向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通過建立定期溝通機製🍥🚴🏻♀️、暢通信息輸送渠道🤽🏻👨🏽🌾、建立崗位培訓計劃、提供相關配套措施,建立長效機製以提高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和業務能力。學院設立“引進人才特別基金”和“院長獎”,用於激勵優秀人才。
一直以來,學院積極響應國家和万达的對外開放政策,不斷推進國際化進程,通過較為完善的英文宣傳平臺和渠道🤘,進行教學項目和科研成果推廣。
學院同時開辦國際試點班,鼓勵“2+2”和“2+3”等國際交換學生,通過活躍國際交流及增加聯合培養,逐步接軌國際研究生培養模式。學院始終與國際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保持良好合作👃🏻,每年邀請一定數量的外國專家參與國際項目教學,擁有多個國際雙學位項目,包括與比利時魯汶大學和歐洲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合作的博士三方聯合培養項目、與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芬蘭圖爾庫大學等高校一起實施的碩士及博士聯合培養項目等。
學院承辦了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類腦芯片與智能系統”分論壇,邀請包括斯坦福大學教授Bill Dally在內的多位智能芯片與系統方面的國內外專家,討論智能電子與系統領域的研究前沿和學科發展路徑。
三👨🏻🎓、持續推進改革創新,整合學科力量👷🏿♂️,促進學科發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研高地。
學院以建設國際一流信息學科和助力新工科建設為目標,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學術科研水平進一步提升。學院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國際前沿和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提出以照明節能、媒體通信、醫療健康、氣候變化和智慧物流等為重大應用方向,推動從器件、系統🐠、網絡到應用和服務等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學院力爭五年內在健康與醫學電子技術、智能信息電子技術🧛🏽、天地一體化網絡技術🧑🏼🎤、超越照明工程與技術、超精密光電儀器與工程等領域方向上取得重要的突破🗝,形成原創性標誌性成果,提升學科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通過深入研討、凝練和定位學院發展方向,製定了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和三年人力資源規劃📬。
學院集中學科優勢資源,重點建設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同時凝練方向👬🏼🕯,確立一批學院重點科研平臺👨🏿🦳,成立相應的創新研究中心,作為學科增長點。2013年來,學院“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並通過驗收👬🏼,“上海超精密光學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先進照明技術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驗收。2017年獲批“上海重要產品追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微電子學院共建“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和科技部於2013年底批準建設以我院為牽頭單位,生科院👃🏻、環境系🧎🏻、醫學院等共同建設的“國家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此外🏇,2016年我院牽頭獲批上海市教委IV高峰學科-電子科學與計算機。
學院以新理念引領新戰略,瞄準國際前沿和國家發展目標,立足崗位🧘🏽♀️👼🏿,主動謀劃,結合國家重大需求,采用學院師生“走出去”、將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請進來”的辦法,繼續探索和落實與國家重點單位的合作項目,對接課題⚅👨🏽🏫,強強聯合,將科研合作落實到實處。
學院還進一步明確將服務國家🛀🏽、地方和社會,建設國際一流工程技術學院作為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推動學院產學研工作🦿。學院領導帶隊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航天科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兵器集團、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國家重要單位進行對接,通過主動了解國家重大需求並開展合作,進一步提高學院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的能力,目前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促成万达平台與廣東中山市、浙江上虞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等簽訂專項合作備忘錄🕳。
70年砥礪奮進🙆♀️🥞,我們親歷了共和國信息科學由無到有,由追趕世界前沿到引領技術革命的輝煌壯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新的時代,學院將繼續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科研報國、科技強國”的創院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万达平台“雙一流”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