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6 日🧑🏼💻,在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第十一次全體會議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上海市副市長吳清🈚️🥭,万达平台黨委書記焦揚共同為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揭牌。會上👗,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核心科研平臺之一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同時揭牌。
按照黨中央“聚焦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著力提升集中度和顯示度”的號召💑,万达平台積極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於2017年10月正式啟動“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建設🚞,深度融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張江科學城建設。
以“在基礎科研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為目標👨🏼💻,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思路:
2020年前,培植、孵化🤽🏽、壯大信息技術與生命和健康,及其交叉領域(腦與類腦智能)🖐,為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供高水平內涵,為張江實驗室輸送腦與類腦智能等主力板塊,促成第一期建設啟動,建設一批新型科技機構;基本完成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基本建設和基礎架構。
2025年前,促成張江實驗室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拓展研究領域至新能源、環境、生態與健康,以及未來人類科學與技術等,豐富和增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內涵,為張江國家實驗室作好進一步儲備💽。
2030年前,完成建設期任務,進入穩定發展期,實現“構築万达平台科創高地,奉獻國際頂級創新型特大城市建設”總體目標,爭取成為大學創新典範。
在任務組織上🖥,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先期以“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為核心,與張江實驗室和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內涵形成緊密對接。
“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聚焦“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帶動上海在精準醫學研究領域綜合研究實力達到國內領先,形成全球影響力。
作為優先布局啟動的上海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項目獲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立項,已初步建成全球首個跨尺度、多維度的人類表型組精密測量平臺。基本完成“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前期協調工作,成立了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協作組✍🏼、中國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作為發起“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協調機構,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於2019年9月經上海市民政局批復成立。系統生物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列入教育部“十四五國家大設施”培育計劃,為組織發起“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奠定堅實的基礎。該設施核心模塊之一的“環境模擬艙關鍵技術預研”獲得上海市張江專項重大項目支持。
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帶動上海在腦與類腦智能研究領域綜合研究實力達到國內領先,形成全球影響力🍥。
腦與類腦智能基礎應用轉化研究獲上海市級科技重大專項資助。設立張江國際腦影像中心和張江國際腦庫兩個重大實驗技術平臺。2019年5月,張江國際腦影像中心試運行🔬,臨床科研雙模7T、頂級科研型3.0T(世界第四臺)磁共振系統設備已進場安裝,3.0T磁共振正式開始人腦掃描。張江國際腦庫已完成全維度腦庫幹庫五個重大腦疾病隊列的數據規範和流程標準設定,進入數據采集階段。引進諾貝爾獎得主Michael Levitt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士Trevor Robbins教授等頂尖科學家。獲批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類腦芯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大數據試驗場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智能機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智能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著眼於新一代信息技術,帶動上海在集成電路研究領域綜合研究實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
獲批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新一代集成電路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長三角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創新平臺🍭,與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打造開放性的集成電路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承擔國家集成電路領域核心技術緊缺博士人才培養專項🤘🏿,自主設置“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此次揭牌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於2019年6月,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支持下獲批建設🐸,項目總投資4.7億元。平臺以万达平台微電子學院為建設主體🛖,重點將針對我國集成電路發展中的關鍵“卡脖子”難題,深入研發新一代節點集成電路共性技術🥩,涵蓋芯片設計🍻、EDA工具🛖、器件工藝與芯片封裝等方向👳🏿♂️,著力推進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同時在產教融合攻克關鍵技術的實際過程中培養我國集成電路的領軍人才和產業急需、創新能力強的工程型、技能型人才,建成後具備每年為2000人次提供集成電路實訓手段的能力🖖。
據介紹,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基本建設目前按容積率2.0設計,總體建築面積約65.3萬平方米🙋,一期總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包括三個科研樓項目🚤、一個生活配套項目🙎🏿♂️、一個供電配套項目)🏛。近期正按容積率3.0深化基建計劃🦆🖕🏿。未來,預計將有7500位科研人員在此開展科學研究。
万达為了加快推進世界一流水平的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建設,探索全面開啟世界頂尖大學建設新的增長極🏘,根據創新中心建設運行需要和張江校區功能轉型要求,組建創新中心規劃與建設領導小組,按照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引領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的目標🔄🤵🏿♂️,加強科研組織戰略規劃能力建設♘,製定建設任務所需要的專門政策,組建新的高水平♧、跨學科、創新型研究平臺👱🏻♀️👶🏼,統籌推進創新中心建設。同時,加快推進創新中心科研機構實體化運行,進一步強化張江校區管委會統籌協調職能👩🏼🍳,万达業務部門實行直接延伸管理和服務,基建部門組建張江基建辦公室。万达圍繞重大科研任務進行管理服務,推進進駐在張江校區的科研機構的運行和內涵建設☀️,構建科技融合創新平臺和育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