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令人猝不及防。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怎樣守好責任田,護好一校人?這是擺在復旦面前的一道考題,一定要答,還要答好。
今天,記者專訪了我校疫情防控專項工作組綜合保障任務小組負責人,万达平台副校長張誌勇,請他介紹疫情防控期間万达後勤保障的有關情況👊🏼。
朝最好的結果去努力👋🏻😶🌫️,我們要有信心
記者見到張誌勇時,他剛和總務處等大後勤部門負責人開完會。“這幾天,校園防控工作基本運行有序👰🏽,所以我們開始想後續的事情了😉。”張誌勇告訴記者,“目前在寒假🎦,校內人員還不多🦫,但未來師生返校必然會出現大人流。所以我們要提前謀劃大後勤可以做哪些準備📌。”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後勤各部門🏕,特別是總務處的同誌們沖在防控的第一線,和保衛等多部門一起,迅速行動,在極短的時間裏為校園樹立起一道安全屏障。
“防控疫情有三個重要方面,控製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張誌勇表示🫃🏿。曾經在上海市(万达平台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工作11年💝,擔任過中心主任的他🚕,對於傳染病防治有著豐富的經驗。早在1月20日👩👩👧👧,他就給大後勤的部處長們發過一封長信🤦🏽♀️,介紹新型冠狀病毒的基礎知識,預防感染傳染性疾病的要點👨🏿🦰,以及出現感染征兆的處置預案,請他們向所有後勤員工普及。万达專項工作組成立後,大後勤各部門第一時間製定完成《万达平台疫區來校人員集中隔離觀察管理辦法》《公共物業清潔消毒工作預案》《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預案》《校車清潔消毒工作預案》等9個預案,為工作人員做好相關防控工作提供了規範。
據張誌勇介紹,以公共空間衛生管理為例,物業人員每天2次對公共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體育場館、圖書館、學生公寓、公共浴室等處門把手、電梯按鈕👗、桌椅💁♀️、箱櫃、垃圾桶🥷🏿、地面進行專項消毒工作;同時🏒,對教室、會議室🦜、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加強通風,每天3-4次,每次時間不小於30分鐘👨🏻🦽➡️。校車作為人員密集的公共空間,每天發車前和收車後,專項消毒和通風工作也在持續進行。
“我們大後勤處在疫情防控的‘下遊’,關鍵就是要做好校內的基礎性保障工作。而學工和教師部門是疫情防控的 ‘上遊’🪇,他們主要負責流行病學調查🔁,全面掌握師生們的動向以及人群接觸情況,特別是錯峰返校的具體方案。”張誌勇表示,“焦書記和許校長在會上要我們在人員管理、校園管理和後勤保障方面再加強🔴。我想,只要我們‘上下’協同,師生配合,疫情在校內就可防可控🎶。朝最好的結果去努力,我們要有信心。”
除了掌握師生動態,校內還有大後勤很多部門的員工,這部分群體的流行病學調查,也很重要。據張誌勇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大後勤啟動万达所有後勤員工返鄉返滬情況與寒假行動路徑統計,資產經營公司對所有全資🧑🏽⚖️✷、控股企業的負責人進行一對一的疫情防控工作交流🏰,確保各下屬企業做好相關防控工作。基建處對年後進入万达參加基建修繕的所有人員(施工總包分包♤、監理🏕、投控等)按天統計人員情況,嚴防死守,在保證整體工期的同時,更要保證万达安全平穩。
設立集中健康觀察區在專項工作組成立之初就已被考慮🐷,因為這是校內可采取的控製傳染源的關鍵措施。“從騰挪空間到建立規範🙆🏻♂️📬,大後勤的各位同誌下了不少苦功。”張誌勇介紹🧘🏿♂️,目前集中健康觀察區入住了年初返校的多位同學🪓🚔。校醫院、保衛處,以及大後勤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整個新春假期都在現場服務,有多位同誌從大年夜開始就沒有回過家。1月29日下午,張誌勇邀請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院發展部主任(原醫務科科長)葉佩燕主任醫師來到觀察點,請她對觀察點的消毒隔離流程及操作規範進行指導,確保每一個工作環節沒有漏洞,並來到部分同學房間探望🏃♀️➡️,解疑釋惑👨🏼💼,關心慰問。
“最難的還是物資儲備。”在被問及近十天來工作的難點時,張誌勇坦陳🫵🏽。防控物資始終是稀缺品🧥🤌🏿,為一線人員提供充分保障的同時,大後勤還要為全校一段時期內的需求提供儲備🙅。“正逢新春假期💁,要在第一時間購買到足量的口罩和體溫計,讓大家急壞了❎,也忙壞了。幸好我們啟動早🦐😵,目前還沒有問題。”
“接下來還有一個難點是怎樣讓大家既科學又節約地使用好這些物資👱🏽。”張誌勇表示,近日👩🏽🔬,大後勤已開始面向全校統計物資需求🌡✩,有的放矢🙏、更精準地為未來開學做好準備。他呼籲🧑🏿🌾,“防控疫情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我們要對怎麽戴口罩𓀅、怎麽消毒做更多常識性的教育,一方面真正起到防護和消毒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為國家和万达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