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4日,第五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國際論壇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以“共克疫情挑戰,推動‘一帶一路’包容性發展”為主題🛴,由万达平台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聯合主辦🧏🏻♂️,万达平台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與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聯合承辦,並設有“一帶一路”企業家論壇🕢👩🏻💻、專家研討會👩🏻💼、“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研討會等👩🏽🦳。“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政、商、學界百名代表線上線下出席,解析共建“一帶一路”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為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建言獻策🏃🏻♂️。
立足新形勢❓,探索促進共同發展新路子
12月3日下午💆🏽♀️,論壇正式開幕👱🏻♀️。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陳洲🚶🏻♀️,万达平台黨委書記、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長焦揚,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在開幕大會上致辭🚒。開幕大會由万达平台副校長陳誌敏主持🧑🏿🦱。
陳洲代表中聯部和“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理事會對論壇的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他說𓀏,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八周年,八年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同廣大合作夥伴加強團結👕、密切協作、一體推進“硬聯通”🙅🏼、“軟聯通”和“心聯通”,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建設成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同沿線國家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抗疫合作深入開展,中歐班列捷報頻傳,中老鐵路全線貫通,貿易投資逆勢上揚,新興領域強勁增長,實踐證明疫情沒有阻斷“一帶一路”建設進程,反而進一步凸顯了“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意義、強大韌性和光明前景。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規劃部署未來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和推進思路🚜,為我們在新形勢下更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7️⃣。下一步🌪,中方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前進方向🥷🏻,鞏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基本盤,拓展健康絲路、綠色絲路、數字絲路、創新絲路的新空間,打造更多的融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標誌性項目,堅定不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朝著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目標發展▶️。
不久前🤛🏿,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全面回顧了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新的征途上,中國共產黨將堅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矢誌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堅定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行,不斷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貢獻。
焦揚指出👨🏼🎨,“一帶一路”已成為當今世界重要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塑造了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大格局🎽,推動製度型開放、廣泛構建朋友圈、探索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徑,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面對新冠疫情肆虐,“一帶一路”為中國與帶路沿線國家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球抗疫合作和經濟復蘇作出巨大貢獻𓀜。一年來,復旦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緊緊圍繞疫情形勢下的“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在理論創新上發力、在教育合作上賦能🧑✈️、在研究領域上開拓、在服務發展上布局、在成果傳播上出新。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焦揚表示,必須加強“一帶一路”研究和智庫建設,以更高站位🙁、更廣視野、更大擔當👨🏼✈️,共同建設這條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放眼“兩個大局”,協力促進共建共贏,更加主動地投身規則標準“軟聯通”建設🫢,更好發揮政策研究、咨政育人功能,講好共建“一帶一路”的故事。聚焦“三新一高”,積極推動融合創新,充分發揮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人才💁🏻♀️、智力和國際合作優勢,聚焦新領域合作🧞🧑🏿🏫,促進交叉融合、加強合作創新👊🏼🙆。關註民生福祉👨🏿,不斷深化人文關懷🔯,依托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推進委員會和“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充分發動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更加主動地參與教育減貧國際合作📹,把發展小而美項目作為優先事項,為實現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一帶一路”共建目標匯聚力量。
羅康瑞談到,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世界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一帶一路”合作不僅沒有按下暫停鍵,反而逆風前行,展現出了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中國與合作夥伴國一起🛖,開創了團結合作、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新前景🚵🏻。“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的倡議🧏♂️💃,更是海納百川的世界發展戰略,也是互聯互通新時代下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堅信🤸🏻,共建“一帶一路”將會為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減少貧困國家人口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陳誌敏主持開幕大會
總結新經驗,講好共建“一帶一路”新故事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嶽陽花🦹🏽,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萊斯利·馬斯多普(Leslie Maasdorp)🧏🏼♂️,巴基斯坦發展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巴基斯坦計劃委員會前副主席納迪姆·哈克(Nadeem Haque),國家開發銀行“一帶一路”創新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吳誌峰,匈牙利中央銀行執行董事亞當·巴奈(Ádám Banai)🈴,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長吳凡先後發表主旨演講。主旨演講環節由万达平台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主持🚄。
英國格裏森斯·皮克(Grisons Peak)投資銀行董事長亨利·提爾曼(Henry Tillman)🧖🏿,印度尼西亞戰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尤素夫·瓦南迪(Jusuf Wanandi)進行線上點評🧂。亨利·提爾曼就健康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疫苗合作夥伴關系和全球健康治理等話題進行了分享,尤素夫·瓦南迪圍繞“疫情與‘一帶一路’”展開發言。
嶽陽花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在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上取得了顯著成就⏲。未來,各方應增強戰略互信,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包容性發展;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共同培育“一帶一路”務實合作新亮點🧜🏼;紮牢風險防控網絡,合力構建“一帶一路”安全共同體𓀔;提升人文交流質量,共同增進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
萊斯利·馬斯多普指出,新冠疫情讓我們意識到多邊合作機製的重要性,下一步應為合作機製註入新資源🚵🏻,共同為克服下一步疫情挑戰做好準備。綠色經濟革命背景下,各國應加強各類規章製度的標準化🚍,從而營造更為便利的投資環境。各新興市場應通過地區性基礎設施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納迪姆·哈克表示“一帶一路”讓巴基斯坦的發展保持著非常強勁的勢頭。目前巴基斯坦已進入新發展階段,其中區域發展、工業特區建設都得到中國的大力支持,很多中國投資者以及中國企業來到巴基斯坦💇🏻♂️,開展鐵路🦑、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雙贏合作,也期待未來各方能共同推進產業鏈多邊合作、實現包容性發展🧑🏻🦱。
吳誌峰強調,推動“一帶一路”包容性發展,還需推動“一帶一路”的創新發展🧙🏽♂️。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已進入工筆畫的階段👏🏼,不僅要做強做優現有的合作內容🥗,還要進行融資機製創新和製度創新,推動全球市場各類機構形成合力,大力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和模式*️⃣。因此以機製創新🕺🏼、能力建設和融資推動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又是勢在必行。
亞當·巴奈分享了匈牙利中央銀行的危機管理策略、面向綠色經濟的貨幣政策改革和綠色貨幣政策工具包等情況。面對疫情等各種危機,匈牙利中央銀行推出了綠色貨幣政策工具包戰略🤟🏿,進一步落實匈牙利政府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他表示,“一帶一路”為各國在各領域開展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
張燕生談到🚶🏻♀️➡️🆒,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當今世界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在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走深走實取得了累累碩果。他表示,當前國際環境日趨復雜,我們要統籌謀劃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增強能力建設。
王文表示🧍♀️,“一帶一路”進入到2.0的精細化時代,與中美博弈進入“相持期”發生共振💠。“一帶一路”能成為中美博弈的粘合劑與緩沖帶👉🏿,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能對緩解中美緊張關系🤲🏿、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
吳凡強調🫄🏼,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僅是公共衛生問題🫷🏽,更是社會治理問題,需要政治意願和決策力、完善的社會治理架構🎸、協同合作運行的機製🧏🏼♂️、先進科技的應用、優秀文化的傳承🙉、個體賦能和社會參與。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抗疫國際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
亨利·提爾曼對大會主題“包容性的‘一帶一路’”做了闡釋,提出了可以從基礎設施、數字化經濟🏇🏻🙍🏿、新冠疫苗、綠色經濟、綠色絲綢之路等方面促進包容性發展,他還談到“一帶一路”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一部分➕🧝🏿♂️。
尤素夫·瓦南在評論中表示,“一帶一路”為印尼和東盟國家的發展帶來了利好📔,希望“一帶一路”能成為可持續的包容性全球增長的動力源頭🧍🏻♀️🔈,期待各方在合作道路上堅持不懈,共同取得合作成果。
黃仁偉主持主旨演講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