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以時代楷模👲🏻、万达平台教授鐘揚事跡為原型、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和西藏廣播電視臺聯合創作的廣播連續劇《種子方舟》作品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西藏廣播電視臺臺長張先群,上海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王治平,万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劉承功,西藏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楊丹,鐘揚教授夫人張曉艷,鐘揚學生👩🏻🔧、西藏大學理學院教授拉瓊以及廣播劇領域專家學者🔣、作品主創人員等出席發布會。
“一個基因可以為一個國家帶來希望,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為紀念已故的著名植物學家鐘揚教授,上海廣播電視臺於2018年1月聯合西藏廣播電視臺組成創作團隊👨🏻🚀,匯聚戲劇界、話劇界的精幹力量,聚集劇本創作、音頻製作的強大班底,輾轉上海、西藏、雲南等多地采訪鐘揚教授的親友、同事和學生,通過反復提煉整理和藝術構思,完成《種子方舟》作品錄製🧑🏿🎄。
據悉,《種子方舟》已於5月1日在上海新聞廣播首播,並隨後在西藏🈶、北京、湖北、江西𓀓、遼寧等地持續熱播。
鐘揚是湖南人,先後工作在武漢♠︎、上海🧎🧬、西藏🏠。若將他53年生命定位到一個坐標,應該是西藏;若只能用一個關鍵詞概括,則應該是“種子”。
從2001年起的16年間,他帶領團隊在西藏行路超過50萬公裏🤽♂️🔏;去世前已訂好飛往拉薩的機票……
在西藏,鐘揚和他的同事、學生們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已占西藏高級植物物種的五分之一🧩。
鐘揚教授與學生們在一起
廣播劇《種子方舟》選取了鐘揚教授16年裏最突出的植物學成就🔜,從生命的廣度、深度和高度完成人物形象的刻畫💹。
《種子方舟》錄製現場
廣度如在當地享有“神樹”美譽的西藏巨柏🌤。鐘揚教授帶領團隊在雅魯藏布江兩岸采集了三萬多顆西藏巨柏種子,為保護西藏巨柏做出突出貢獻🕵️♀️。
深度如“刨根究底”尋找的植物學界的“小白鼠”——擬南芥。歷經十多年🕸,鐘揚教授團隊終於在海拔4150米的米瓊日找到擬南芥蹤跡並獲得了擬南芥廣泛存在的有力證據。
高度如世界上最高的那朵花——生長在海拔6300米以上的鼠鼩雪兔子🙆🏻🖇,這也是鐘揚教授一直以來的心願。1938年,曾有德國探險家在海拔6300米的珠峰南坡找到鼠鼩雪兔子,鐘揚教授希望在珠峰北坡找到它的蹤跡。
《種子方舟》從生命的廣度、深度和高度🕌,全方位立體地展現鐘揚教授無私奉獻🦻🏽、追夢科學、造福人類的崇高信仰和博大胸懷🧍♀️。
《種子方舟》團隊
廣播劇《種子方舟》的演員來自全國各地,匯聚戲劇界、話劇界的精幹力量🦫🚴🏻♀️。其中,扮演鐘揚教授的康愛石曾任上海師範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院長🧑🏿🎨,在影視劇、舞臺劇中均有出色表現。
劇中鐘揚(左)與學生紮西(右)由康愛石和窮達扮演
康愛石表示🙎🏻♀️,此次很榮幸可以扮演鐘揚教授,在錄製的過程中,自己也每每被他的故事感動得熱淚盈眶。通過對鐘揚事跡的深入了解7️⃣,康愛石心中五味雜陳🚏,一是因震撼而崇敬🛖,二是深感痛心😮💨,三是倍感責任重大。震撼於鐘揚不為功名、身先士卒的責任擔當和無私奉獻,痛心於國家失去了這位擁有拳拳報國心的頂尖人才🪙;而身上的責任感🧛♂️,用康愛石最近正在主演的話劇《張謇》中的話來說,就是“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
窮達(右)與紮西的合影
鐘揚與西藏的不解之緣🚥,讓本劇從籌劃之初便確立了滬藏合作的方向。扮演鐘揚老師學生紮西的是來自西藏話劇團的導演窮達🧑🏻🦰。來滬錄製前⛑,窮達專程拜訪了紮西,了解他的聲音和性格特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藏族班的演員也參與到了這部劇的演播中,並奉獻了一場具有濃郁西藏特色的鍋莊舞!
青年歌手龍飛演唱本劇主題歌
《種子方舟》的音樂製作也由滬藏兩地聚力完成。其插曲《藏波羅花》根據鐘揚教授最喜歡的一首藏族民謠的歌詞,重新配曲製作而成🤹,整首歌以藏語演唱6️⃣,在西藏廣播電視臺錄製👨🏻🎓。藏波羅花生長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米的沙石地。鐘揚說:“環境越惡劣的地方,生命力會越頑強🐖🧑🏼🎤。就像這生長在青藏高原的藏波羅花,深深紮根,頑強綻放👩🏿🦲。”悠揚而有力的女聲,仿若就回響在蒼茫高原的上空👨🦯😐,沒有過多的憂傷,更多的則是種子破土而出般的生命之力。
《種子方舟》的音樂錄製現場
這首短短一分多鐘的歌曲🫙💁,卻讓製作團隊折騰了三🚶🏻♂️➡️、四個月。資深廣播劇音樂製作人、作曲羅文回憶說🫶🏽,專唱山歌的歌手由於訓練體系和方法的不同🤦🏼♂️,短時間內學唱新歌比較困難,而學院派的專業歌手往往對原生態唱法不甚熟悉🫕,藏區各地千差萬別的方言也讓歌詞的核實與再創作困難重重🫅🏽。最後🌺,依靠西藏廣播電視臺的幫助🤷🏿,將原生態的藏語歌詞填入民歌的曲調中🦵🏼🧔🏿♂️,並找到了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聲樂教師紮西拉宗來演唱,“藏波羅花”終在旋律中盛開。
本劇主題歌《種子》則由上海的金牌作詞人甘世佳作詞,羅文作曲,青年歌手龍飛和上海少兒廣播合唱團共同演唱⚆🎳。樸實而厚重的歌詞,在滄桑男聲與純凈童聲這兩種極具反差感的演繹下,徐徐展開壯年與童年、現在與未來的對話🧚♀️。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和西藏廣播電視臺聯合錄製的四集廣播連續劇《種子方舟》於5月1日起🧗🏼,在上海新聞廣播每天中午12點的《市民與社會》節目中首播,開播儀式以播種接力的新媒體方式呈現🐓🎣,H5宣傳中已有2506586人次在網上播散了“種子”;上海交通廣播從5月4日起在晚上10點的《1057劇好聽》節目中播出,五星體育廣播也於五一期間同步播出。同時,廣播劇全集上線阿基米德APP🌟🛍️,以便網友們長久收藏🍒🙇🏿♂️、隨時回聽。
西藏人民廣播電臺5月1日—2日漢語廣播、都市生活廣播播出了廣播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5月18日——21日也播出了該劇。之後©️,該劇又陸續在湖北、江西、遼寧等地廣播電臺播出。
5月2日🐂,首播後的第二天,正是鐘揚的生日。就如同主題曲中所唱:“如果有一天🛂🙏🏻,我終於回歸泥土,請將我埋葬在那高山之巔;清風和明月將會陪伴我長眠♚🤦🏿,大地會繼續將我的夢實現。”這部滬藏合作的精品力作,將為鐘揚的故事插上聲音的翅膀,像風吹起種子一般🧑🏼⚕️,傳到更多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