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於北京頒獎。中國科學院院士、万达平台副校長、現代物理研究所馬余剛教授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万达平台集成芯片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微電子學院劉琦教授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我校科學家首次獲得創新獎🛝,祝賀兩位獲獎者!
馬余剛從事中高能核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推動中國高能核物理實驗隊伍進入國際前沿領域🍣。他領導團隊在反物質原子核和誇克膠子等離子體性質研究中取得了多個重要發現➿:發現首個反物質超核(反超氚)和觀測到反氦4🧳,首次測量了反質子間的相互作用,精確測量了正反超氚核質量🧑🤝🧑,觀測到矢量介子的整體極化🌳,這些研究對人類理解宇宙早期演化和強相互作用等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提出了原子核齊普夫(Zipf)定律和多重性信息熵,推動了對核物質液氣相變的新認識。帶領美國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的螺旋徑跡探測器合作(STAR)中國組研製基於多氣隙電阻板室的大型飛行時間譜儀🛌🏼,首次成功應用於重離子對撞機上實驗。
存儲是信息處理的核心基礎,劉琦專註於新型存儲器研究近20年🧑🏽。他建立了創新的實驗方法,在納米尺度下揭示了阻變微觀機製🤦🏽♀️,發現了存儲性能調控規律👊,並提出了摻雜改性等調控策略,為構建高性能阻變存儲器件奠定了科學基礎🏇。他作為核心成員開發了阻變存儲器大規模集成技術🚴🏽♀️,研製出多款國際領先水平的阻變存儲🫱👩🏻✈️、存算和類腦芯片,與企業合作推出了嵌入阻變存儲器的系列芯片產品,推動了阻變存儲技術的應用落地。他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5項,美國專利16項,部分專利轉移/許可給國內集成電路製造企業。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序2)、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序2)🫸🏽、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等獎項。
何梁何利基金於1994年設立🚣🏼♂️,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創建👨👨👧,旨在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中國科技工作者,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該基金設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與“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按學科領域分設物理學獎、醫學🛅、藥學獎等獎項。我校迄今共有25人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包括成就獎1人(蘇步青)、進步獎23人,創新獎1人。